在广东省茂名化州市,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廖志略,他用一颗坚定的心和无尽的勇气,将家乡的特产——化橘红,从一个小村庄带向了全世界。这不仅是化橘红的故事,更是关于梦想、坚持与创新的传奇。
梦想的种子
1993年出生的廖志略,在外公黄培林的影响下,从小就对化橘红情有独钟。化橘红不仅有着“南方人参”的美誉,更承载着千年传承的文化与技艺。小时候,外公带着他走进果园,学习如何挑选优质的种苗,观察病虫害,掌握传统的炮制技艺。这些宝贵的经验如同种子,在廖志略心中种下了改变家乡的梦想。特别是每年三月,当化橘红花开时,清新淡雅的花香夹杂着丝丝甜味,沁人心脾,悠远绵长,让人回味无穷。这种美好的童年回忆深深地烙印在廖志略的记忆中,也激发了他对化橘红的深厚情感。
知识的力量
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,廖志略选择了市场营销专业,并在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积极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和社会实践,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。大学期间,他作为学校营销协会的创始人之一,组织了多次活动,并参与沙盘模拟创业大赛、品牌大赛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。他还担任班长三年,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,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,被评为校级“优秀毕业生”。通过这些经历,廖志略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,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、组织沟通能力。2015年毕业后,他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家乡,决心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化橘红的销售难题。面对质疑和困难,廖志略没有退缩,而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,成立了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,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。
逆境中的突破
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,初期的资金短缺、市场开拓不顺等问题接踵而至。廖志略筹措了30万元资金,成立合作社之初只有外公、妻子和大姐愿意加入,但他并没有放弃。2020年的新冠疫情成为了转折点。廖志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,捐赠了大量化橘红产品支持抗疫工作,这一善举让化橘红被更多人所熟知,并被列入国家新冠诊疗方案。随着关注度的提升,廖志略抓住机遇,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广化橘红文化。他的表妹黄艳雯辞去一线城市的工作,加入合作社负责新媒体运营,使合作社生意有了起色。短短几年内,他们就实现了线上销售100万份的壮举。
创新的翅膀
作为新农人的代表,廖志略深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。他花了三年时间研发出了一款七爪开皮机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。这款机器能够自动将化橘红的果皮平均分成七瓣,解决了以往费时费力的手工去皮问题。此外,他还带领团队不断创新,开发新产品,拓展市场,使化橘红产业焕发新生。如今,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已达13.2万亩,带动了35万人就业,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15亿元。合作社从最初的5人逐渐发展到了300多人,地方化橘红产业协会也涌入了越来越多新鲜血液,“90后”成为化橘红产业的中坚力量。
未来的希望
展望未来,廖志略满怀信心地说:“我们不仅要让化橘红走向全国,更要让它走向世界。”他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,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。“即使不是从事化橘红相关的工作,只要年轻人愿意回来,这片土地就有无限可能。”廖志略认为,推广化橘红文化比宣传自家品牌更为重要。在他的动员下,整个化橘红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,吸引了众多采购商前来咨询。目前,深南高速茂名段的建设正在推进中,这条高速公路一旦建成,将进一步助力化橘红产业的发展,推动其真正成为富民大产业。
这就是廖志略的故事,一个关于梦想、勇气与创新的故事。在他的带领下,化橘红正逐渐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,向世界展示着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。廖志略不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回乡发展的可能性,也为无数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。未来十年,他希望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化橘红的魅力,见证这个岭南瑰宝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光彩。